聚羧酸减水剂是最新一代的混凝土外加剂,被称为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与上一代的萘系减水剂相比,聚羧酸减水剂具有更高的减水率、更好的水泥适应性等特点。同时,聚羧酸减水剂的生产过程中无工艺性废水和废气产生,属于绿色环保型材料……
万物皆有源:双汇开创中国肉类品牌
责任与健康、科技与工艺的“双汇”
双汇的前身是漯河肉联厂。作为一家从漯河发展起来的民族品牌,“双汇”这个名字与漯河的母亲河密不可分。“在城中心,漯河由沙河、澧河这两条河交汇而成。我们是土生土长的本土企业,所以当时就把名字定为‘双汇’,并在1989年注册了‘双汇’的商标,1992年双汇上马火腿肠,取名为”双汇“,创始人万隆将双汇的含义诠释为‘汇集世界高科技,汇集世界新工艺’,这就是双汇当时的含义。”周霄说。
现如今,经过40年的改革和发展,双汇从河南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她的含义也升华为“汇责任于品质,汇健康于万家”。不仅聚焦在责任、品质、健康方面,“双汇”也与“双惠”谐音,还寓意双汇与消费者、股东、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同舟共济、互惠互利的良好关系。“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中国的现代化肉类工业发展越来越好,有了自己的肉制品品牌。老百姓吃到了更健康、更安全、更美味而且更营养的肉制品。”周霄表示。
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过去,消费者普遍认为现杀现宰的畜禽肉才是最新鲜、最健康、最好吃的肉。但有观点认为,冷鲜肉才是最安全、美味、健康的。到底哪种说法对?
在冷鲜工艺还未进入我国之前,肉类市场普遍都是将猪现宰杀之后挂起来称卖。常翠青表示,在过去肉类食品的生产相对匮乏的年代,杀一头猪,无论是自己吃还是拿到市场上售卖都能很快消耗完。但肉类食品加工如果要走向工业化,就意味着不会这么快将鲜肉消耗掉。而肉类食品容易受各种微生物的感染出现诸如蛋白质腐败、脂肪酸败、细菌毒素等问题。冷鲜工艺是将鲜肉送入0-4摄氏度,12-24小时的预冷排酸,既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同时也使肉中的糖原减少、乳酸分解,肉质变得软嫩多汁,加工起来容易入味,口感更加细腻鲜嫩。“冷鲜工艺能把这些风险降到最低,是最可靠、最安全的保障。”常翠青表示。
正是预见到了我国肉类工业化的发展趋势,2000年,双汇投资了上亿元在双汇总部建立了漯河屠宰厂,率先把冷鲜肉这个概念和设备引入到国内。“从此,双汇现代化肉类加工从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开始了。把冷鲜肉引入国内,为的是让老百姓吃到更加放心、更加安全、更加健康的肉类产品。”周霄说。冷链生产、冷链运输、冷链销售,冷链配送,双汇以这样全面的冷链系统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一口锅、一把刀、一杆秤的销售模式,同时也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
周霄介绍,目前双汇在全国18个省(市)建有30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检验合格的冷鲜肉可以迅速销往全国各地,到达市场终端,送到老百姓的餐桌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购买冷鲜肉。
肉类产业发展与生活变迁
人类拥有其他动物无法匹敌的大脑,与吃肉补充营养密切相关。大量食用肉类不仅改变了先祖们的身体结构与消化系统,更为人类大脑进化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为捕获肉类食物,人类的先祖与自然博弈,直立行走、创造工具、组织协作、产生语言。如今从营养学的角度,消费者的饮食理念、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升级。
回忆过往,主持人刘燕表示小时候还有凭“肉票”定量买肉的经历。如今,吃肉早已不再是奢侈的期盼,肉类行业是传统行业,也是民生行业,更是与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最直接相关的行业。
常翠青表示,过去人均肉类占有量只有4公斤上下,现在能达到54.8公斤。同时,我国畜牧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肉类食品产业从落后到快速发展,百姓肉类消费从贫乏到日益富足,肉类食品产业的发展历程折射出百姓生活的变迁。
开创中国肉类品牌
消费者饮食生活的改变离不开企业对产品创新和工业升级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产品创新践行长期主义。双汇具有扎实的研发实力和基础,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肉品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拥有专业科研人员300多名。
除了把冷鲜肉引入国内,双汇还大力发展中式、西式产品。周霄表示,近年来面对消费新需求,企业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创新,双汇围绕产品年轻化,开发了“辣吗?辣”、火炫风、手撕蛋白肉/素牛排等休闲产品;围绕餐饮食材化,开发了双汇筷厨、午餐肉、小酥肉、丸子等食材化产品;围绕中式产品工业化,开发培育了猪头肉、猪蹄、烧鸡、牛肉等产品;围绕群体差异化,研发了儿童鳕鱼肠、健身系列的鸡胸肉、低脂低盐的轻咔能靓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长期洞察消费需求并将其运用到研发是双汇一直在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紧跟市场的脚步,不断书写“双汇”的故事。
在工业升级方面,双汇作为肉类行业龙头始终不断推进工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为保持企业竞争力,双汇对屠宰、肉制品产业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全流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和产品的集约化、自动化生产。
周霄表示,未来,双汇将继续深耕肉类产业,向上游发展养殖业,向下游发展餐饮服务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围绕肉蛋奶菜粮,整合全球资源,开发放心美食,进家庭上餐桌,实施产业化、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发展,持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十年来,专注一个领域,把门槛很低的行业做到全球最大,这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双汇演绎了从中国内陆城市的一个小小肉联厂蜕变为全球最大猪肉跨国公司的传奇。
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践行“战时文化”,坚持饲料产业上规模!
近日,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带领公司高管和业务骨干团队在山东、四川多地走访调研,深入一线与客户、友商交流,倾听客户反馈、捕捉市场信息、分析行情变化,并召开复盘会议,研讨公司的经营策略,再次强调以客户为核心,践行“战时文化”。
在山东调研期间,刘畅对团队强调,行业与公司都处在“战时”状态,面对当前挑战,各大区、片区的经营团队,要坚定“经营第一、客户至上”的信念,以“二次创业”的心态,挺身而出,具备“狼性”,在团队中要互信互励、共识共担,深刻理解我们的“战时文化”并付诸实践。
执行总裁兼猪BG总裁陶玉岭则指出,山东大区要上规模、提效率、降低综合成本,要全员转向经营、转向客户。
在与传统经销商客户的沟通中,刘畅重点询问了各区域、各畜种散户的变化情况,近期禽料市场竞争格局趋势,以及经销商基于一线变化的市场预判。
刘畅董事长指出,2024年上半年,饲料行业经历了多年不遇的巨大挑战,正在加速走向充分竞争,大家必须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并在经营上做到“四个坚持”:
第一:要坚持饲料产业上规模,提高产能利用率,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二: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多听取客户的声音,对客户分类管理,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对于优秀的客户要坚定长期合作;
第三:要坚持团队靠前站位,在市场行情快速变化的情况下,更迅速更敏锐地响应变化,保持快周转,做好供应商沟通直连,不能“等靠要”,不能被动等待总部的指导和政策,要深度了解前线情况,作出果断决策;
第四:要坚持在机制上打破“大锅饭”的思想,向“小企业”学习,提高人效,能者上庸者下,践行“挺身而出,业绩为王”的战时文化,用业绩体现价值。
作为改革开放后明星企业家刘永好的女儿,刘畅在2013年接任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的董事长后,一直被视为“企二代”接班的典范。接班10年来,新希望六和也成功跨越千亿元营收门槛,并进入市场更为广阔的生猪养殖业。
全球最大猪企:21栋“猪宿舍”,6层楼房、独立单元有玄机
龙年探“龙头”——畜牧篇
“好肉好酒,幸福常有。”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不仅坐拥“国人粮仓”“世人餐桌”的金招牌,在畜牧赛道也强势出圈,生猪、肉牛、奶牛、家禽、肉羊五大优势产业发展迅速,肉类、禽蛋、奶类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双汇、牧原、花花牛等一大批畜牧行业龙头企业在全国论起来也是名声响当当。
2024已来,“畜牧大省”河南如何快步迈向“畜牧强省”?河南省两会期间,大河报·豫视频联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推出《龙年之际探“龙头”——畜牧篇》系列报道,探访河南畜牧优品,以畜牧企业为样本,聚焦新发展格局下畜牧业转型升级,探索河南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992年创始,2014年上市,2023年全集团生猪出栏6382万头 、屠宰量1326万头。把“养猪”做到极致的牧原食品,2023年全年营收超1100亿元,养猪业务分布24省(区)、103市、217县(区),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猪企。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总部位于南阳市内乡县的牧原如何成为行业龙头?在2024年全省两会召开之际,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走进位于内乡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产业园,在牧原集团最大的养殖基地里发现他们的高产奥秘。
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楼房养猪模式的成功运营
养殖区、智能供料区、屠宰加工区、星级职工宿舍、无害化处理区、有机肥厂区、污水处理区……在内乡县余关镇大花岭村,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矗立在此,2800亩的土地上,每天都上演着“粮食进场、猪肉出场”的故事。
综合体中,最显眼的就是那21栋整齐划一的“猪的宿舍楼”,也就是整个产业园中最核心的养殖区域。6层高的楼房里,每一层都分工明确,从繁育到育肥,完全不用走出大楼。
内乡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总经理张龙飞告诉记者,“2019年国家出台农用地上可以建多层养殖设施的政策支持,我们公司为响应国家生猪稳产保供,根据生猪养殖用地政策,研发创新、投资建设楼房猪舍。”
2020年2月份开工建设,同年9月第一栋楼房投产使用,2022年3月21栋楼全面投入使用。谈起楼房养猪的优势,张龙飞向记者列举了一个对比数据,如果要达到年出栏量10万头猪,平铺猪舍需要450亩土地,而现在的6层楼房猪舍只需要85亩土地,效率提升4.3倍,整个综合体的年出栏量能达到210万头。
同时,楼房猪舍所带来的集约性和封闭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物安全等级,带来的效益相当可人。
“我们的综合体实现饲料、养殖、屠宰一体化。饲料通过智能管链系统供应,运输成本大概在5元一吨,相较于传统模式28km平均运距,一吨的运费就降低了30元,而生猪出栏后可以直接转运至屠宰车间,运距缩短,屠宰端的收益每头猪能够增加50元。”张龙飞说。
科技加持成为楼房猪舍成功关键
楼房养猪并不是牧原首创,但在牧原的楼房猪舍里,满满都是他们的独家高科技。
养猪人最大的挑战是疫病,防疫成了头等大事,任何工作人员不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都不能进入猪舍内部。在楼房猪舍里,关键词之一就是“独立”。独立园区、独立楼栋、独立楼层、独立单元、独立圈栏,互不侵扰,在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上进行管理全覆盖。
在楼房猪舍的钢结构外立面之内,有将近3米的距离才是养殖单元的外层,而这3米的空间中,就是牧原为生猪定制的“空气过滤系统”。“这个空气过滤系统由四层构成,第一层是不锈钢网,第二层是过滤棉,第三层是初效过滤器,第四层是高效过滤器。”张龙飞介绍道,“过滤系统第四层的高效过滤器,可以过滤掉0.3微米的病毒载体粒子,进入猪舍的空气质量接近ICU病房,为猪群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这些科技创新都是牧原人自主研发的。”
而当记者走进楼房猪舍内部,透过玻璃看到了养殖区的真实影像后,被其中的各种高科技看花了眼。
牧原自主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相当于一个高级兽医,24小时在线的养猪管家,可同时对猪舍内温度、湿度、猪舍环境质量等17项指标实时监测,即使在猪舍外,养殖技工也可以看到所养猪群实时状况,帮助员工管理猪只,守护猪群健康。
过去,饲养人员或许不能及时发现猪只异常状况,导致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但现在,智能声音采集器,能够帮助养殖技工全天候监控猪只呼吸类疾病,实时采集猪群咳嗽、喷嚏、尖叫等声音,实现听声辨病。它能较人工提前3-5天发现猪的呼吸道疾病,并将信息及时推送给饲养人员,实现对猪群异常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和早治疗。牧原综合体总经理张龙飞表示,“当异常猪得到及时处理时,整体的成活率就会上升,猪群健康有保障,用药少,成本低,猪肉品质也会提升。”
标准化生产让养猪变成一件容易的事
养猪的标准化远远超过了工业化的要求,一个科学的标准是养好猪的关键。和普遍印象中的粗放养猪模式不同,在这个生猪年出栏量达210万头的综合体中,标准时刻存在。
猪舍环境的生物安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生猪的饲喂标准、甚至还有猪的体感舒适度标准……
这些养猪标准如何来?张龙飞表示,牧原标准都由技术带头人+现场管理者+一线养殖技工共同制定,并在实践中评估和持续优化,“三者缺一不可”。技术带头人从元点发力,实现技术突破,输出技术标准;管理者推进标准落地,在落地中评估有效性;而养殖技工是标准的应用者,他们要及时结合现场应用,评估标准适用性。
记者了解到,牧原的智能饲喂系统可以根据猪只阶段情况做到“精准日粮,一天一个配方”,精确控制下料量。而日粮的配比如何而来?是营养师通过对猪生长机理、最适营养需求探索研究而来,精准营养做到既满足猪群生长需要,又不营养过剩浪费。
智能设备加持配以严格的养殖标准,让养猪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其规模化高产也就顺理成章。
王林果是2022年才来到牧原的新员工,在此之前,他从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养猪人,学习工商管理的他对于养猪的印象还是小时候农村家里养猪的场景。
“没来牧原之前,印象中的养猪就是脏乱臭,没有技术含量,不体面;来到牧原之后,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养猪智能化程度比较高,全都是智能饲喂,自动下水下料,智能环控调节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养猪有技术有标准,有专门培训指导。”王林果说,“只要能把各项标准做到位,都能养好猪。养猪不是大家想的就是个喂猪的,而是一个有技术的产业工人。”
牧原携手多方共建绿色低碳种养循环基地
近期,全国畜牧总站正式通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将与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及山西、黑龙江、江苏等7个省份的技术推广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建设8个绿色低碳种养循环基地。旨在促进畜牧业的减污降碳,加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行业向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序 | 基地名称 | 场区名称 |
一 | 东北盐碱区绿色低碳种养循环基地 | 大安牧原一场 |
二 | 东北平原区绿色低碳种养循环基地 | 农安牧原三场 |
三 | 东北寒地黑土区绿色低碳种养循环基地 | 望奎牧原二场 |
四 | 华北平原区绿色低碳种养循环基地 | 垦利牧原一场 |
五 | 华东水网区绿色低碳种养循环基地 | 灌南牧原二场 |
六 | 中南丘陵区绿色低碳种养循环基地 | 内乡牧原综合体 |
七 | 华南丘陵区绿色低碳种养循环基地 | 武鸣牧原一场 |
八 | 西北干旱区绿色低碳种养循环基地 | 永济牧原十二场 |
此次合作汇聚了科研机构的专业力量、企业的实践经验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构建了一个产学研推紧密结合的平台。
内乡县牧原产业综合体
项目将由牧原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以牧原养殖场和已有的种养循环基地为基础,推进技术落地,制定粪污减量化方案,开展减排固碳效果监测和相关研究工作,致力为绿色低碳种养循环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样板。
能够参与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是对牧原长期以来致力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肯定。牧原将充分发挥其在规模化养殖与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优势,与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为推动我国畜牧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中控技术与中国天辰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月18日,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控技术”)和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天辰”)正式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天辰党委委员、总经理梁军湘,中控技术董事长、总裁崔山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全面合作,共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成果。
梁军湘对中控技术在流程工业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中表现出的前沿技术成果和多元化的产品体系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双方具有多年的深度合作历程,共同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力求在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运营维护等多方面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实现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崔山对梁军湘一行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控技术正全面深化在AI领域的投入与布局,致力于通过“AI+数据”核心能力赋能中国天辰在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实业运营等多个方面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重塑运营模式,提升成果转化率和运营效率,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
会议上,中控技术解决方案发展部总经理张树吉详细介绍了中国天辰和中控技术在流程工业的各自优势和发展布局,并结合中控技术“1+2+N”智能工厂新架构及近期发布的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两款新产品的功能特性与行业价值,系统汇报了双方战略合作课题的具体内容和合作机制。
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正式签署,为双方合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标志着中控技术与中国天辰在流程行业智能化领域的合作向前更进一步。未来,中控技术将持续挖掘工业AI的行业应用场景,构建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融合的桥梁,为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于中国天辰
中国天辰前身为原化学工业部第一设计院,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国家级化工勘察设计单位,现隶属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经过70年来的发展,现已成为集技术研发、工程总承包、实业运营、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五大能力于一体的国际工程公司。多次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勘察设计综合实力百强单位,连续入选美国《工程新闻》杂志( ENR )公布的 225 家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
中控全球首个流程行业主装置大规模APL项目获得成功应用
近日,中控APL技术整体解决方案被成功应用在江西天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新药业”)09、10车间自动化升级项目中,并顺利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这是医药行业首次引入Ethernet-APL技术,标志着全球首个流程行业主装置的大规模APL应用项目获得成功。不仅为天新药业的生产流程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也为整个医药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医药行业正在寻求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作为维生素生产领域的领军企业,天新药业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中控技术与天新药业的合作历程深厚,自2005年双方首次携手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签订16个自动化新建或改造项目合同。双方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目标,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努力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业务增长和发展。
瞄准医药行业核心痛点
在医药行业的传统DCS控制系统方案中,信号传输主要依赖铜芯电缆,但随着铜价和人工成本的上涨,线缆桥架的成本不断攀升。同时,自控点位规模的扩大和厂区空间的限制也给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天新药业坚持创新驱动,勇于尝试,结合医药行业的生产现场实际特点,携手中控技术引入Ethernet-APL技术,该技术具有通信速度快、通信距离远、支持大功率总线供电、施工维护简单、满足防爆需求等优点,成功解决了成本上涨、维护困难、数智化程度不高等核心难题。
多重优势彰显技术领先性
中控APL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基于IEEE 802.3cg 10BASE-T1L标准(开发专门面向流程行业和类似环境的一种以太网物理层协议规范)开发,应用Ethernet APL技术接入APL设备到控制系统,实现了APL智能仪表信号、传统4~20mA信号、数字式开关阀信号、无线信号的统一接入与管理,以“E网到底”先锋破局,重新定义了“通信+供电”双线以太网物理层通讯技术,完美解决了现场部署、通讯、供电等难题。
中控APL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具有高效数据传输、高速通信、高功率供电、灵活及开放的网络架构、防爆设计、维护便捷、全网智能诊断等一系列显著优势。通过定义主干线和支线两种网段,能够分别支持1000米和200米内的“数据+电源”同时传输。拥有10Mbps高通讯速率,支持大量数据在潜在爆炸区域内无障碍且可靠地传输,为精准控制和快速响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产业应用助力客户成功
从2019年发布APL技术和测试标准以来,中控APL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已在化工、石化和油气等多个行业得到成功应用,有力证明了Ethernet-APL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也为其在医药行业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天新药业节省了70%以上的电缆成本,节约机柜间占地90%以上,并大幅缩短项目建设工期,降低建设成本。
本次在天新药业09、10车间自动化升级项目上的成功应用,是中控APL在医药行业的突破性尝试,具有着重大的里程碑意义,进一步证明了中控APL在医药行业复杂场景中的适用性,有助于APL产品体系不断完善,推动Ethernet-APL技术在医药行业乃至整个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进程。
点燃AI引擎,打造工业应用新范式 | 中控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重磅发布
6月5日,由中控技术倾力打造的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在新加坡面向全球用户重磅发布,并全面开启产业落地应用。中控技术资深AI专家丁文越博士以《Pioneering Industrial AI New Frontiers》为主题做产品发布介绍。
TPT是由中控技术自主研发基于生成式的AI算法框架,及不同行业海量生产运行、工艺、设备及质量数据等融合训练而成。TPT大模型能够大幅提升建模效率、统一工业应用,具备跨工况、跨装置适配能力,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闭环应用,将全面引领流程工业加速“智变”!
深入触及工业核心场景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之一,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应用,人类社会正式迈入通用大模型时代。在工业领域,大家开始探索通用大模型在工业场景的应用,以期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工业难题。
然而,工业生产过程以时序数据为主要载体,现有的大模型难以触及异常预警、操作优化、控制优化和瓶颈分析等工业核心场景。中控技术重磅推出流程工业首款AI时序大模型TPT,作为新一代工业智能引擎,革新数据应用方式,驱动工业可持续发展。这是中控技术致力于“AI+数据”核心能力的深度构建,更是推动AI技术突破创新及落地应用的重大成果。
多能力、跨装置和高可靠
中控技术自主研发的工业时序大模型TPT,具有“多能力”、“跨装置”和“高可靠”三大典型特征。
多能力
TPT将模拟与预测能力融于一体,能支撑多种任务,通过长短周期预测、动稳态模拟等,统一分析类、优化类、控制类、培训类等工业应用,统一传统的建模过程,全面简化技术体系,有效应对复杂工业场景。
跨装置
TPT汇集不同装置的海量数据进行联合预训练,学习了工业装置运行的通用规律。通过少量微调或零微调,即可在不同装置和工况间复用,表现出惊人的跨装置、跨工况的适配能力。
高可靠
TPT相较于传统AI模型,更能精确匹配生产现状,包容性更强、可靠性更高,可直接控制装置实现闭环运行,保障装置长效优化生产。
打造工业应用新范式
在工业领域,TPT将彻底颠覆工业应用分散、数据应用碎片化等难题,实现工厂从原来的N个模型对应N个应用到现在由一个TPT模型为基座打造一个软件支撑多种应用场景的新模式。
目前,中控技术基于TPT打造的工业应用已经在氯碱、热电、石化等装置上取得了突破性应用。TPT可以让生产装置配上“智慧大脑”,像专家一样自主思考与交流,并监督和优化装置运行,实现提效率、稳运行、增收益的目标,解决尚未解决的难题。
当前,中控技术正加速在生成式通用AI技术方面的积累与布局,秉承新使命、新愿景,致力于成为工业AI全球领先企业,用AI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开启流程工业迈向AGI新纪元。毫无疑问,本次TPT的全球发布和逐步开启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将成为这一伟大转型中的重要里程碑。
实验室仪器及设备安全规范 反应釜
标准号:GB/T 32708-2016
标准名称:实验室仪器及设备安全规范 反应釜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正常和扩展的环境条件下,实验室用反应釜的安全要求(不包括玻璃反应釜的安全要求)。本标准也规定了通过检查和型式试验来鉴定设备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几何容积小于25 L,设计压力不大于35 MPa的反应釜。
英文名称:Safety requirements for laboratory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Autoclav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6-06-14
实施日期:2017-01-01
出版语种:中文简体
标准ICS号:71.120.10
中标分类号:N61
归口单位: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26)
提出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科研团队获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首届“杰出工程师团队”荣誉
6月1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CCPA)主办的2024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以学院教授黄政宇、邵旭东和方志为核心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创新应用团队获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首届“杰出工程师团队”荣誉。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原会长、荣誉会长徐永模为杰出工程师团队颁奖。
自1993年,湖南大学在国内率先发表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论文。此后,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创新应用团队先后在UHPC性能、桥梁新结构、UHPC防护结构体系、UHPC桥梁工程成套施工装备和施工工法等领域取得突破,解决了桥梁、建筑、防护等多种工程结构面临的切实难题,为我国UHPC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成果入选了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项目,编制的交通部《公路桥涵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钢-高韧性混凝土组合桥面设计与施工规范》等政府技术标准,为UHPC在桥梁结构等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
迄今为止,湖南大学UHPC材料与结构创新应用团队的成果已推广应用于全国20余个省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00余座桥梁和多种国防工程。材料创新与工程化规模化应用使得我国UHPC材料价格10年间降低约50%,桥梁结构维护成本将减少数十亿元。包括目前世界上单锚承载能力最大的高性能岩锚体系在内的UHPC开发应用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3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技一等奖、世界UHPC大会最优创新奖和荣誉奖等多项奖项,达到国际认可的领先水平。